服务师生促党建,深入农村送科技,对接系统创特色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教研室党支部 党建特色服务品牌案例申报材料 一、品牌综述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教研室党支部立足专业优势,依托系统特色,积极探索并创建“服务师生促党建,深入农村送科技,对接系统创特色”党建特色服务品牌活动,扎实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专业涉农服务特色的有机融合。该支部党建特色服务活动以推进“服务创品牌”,完善“制度育品牌”,强化“素质铸品牌”为核心任务,以“服务三农”为主线,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凸显服务理念,真抓实干,不断激发党员活力,发挥党员作用,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 品牌创建的做法与亮点 (一)服务师生促党建,创新活动树品牌 该支部立足校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领,注重培养学生服务意识,指导学生开展农产品营销服务,将党建工作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两年来,党员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平阳、磐安等省内外20多个农村基层开展农产品营销,指导学生开创“微距果蔬”网络营销、“开心微农场”等活动,两年来实现名特优农产品销售额近60万元。此项服务活动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在为师生提供名特优农产品的同时也解决了农产品难卖问题。 (二)深入农村送科技,制度保障育品牌 从党员实际出发,该支部发挥专业优势,以“服务三农”为主线,建立并落实党员联村、党员承结、党员结对帮扶等制度,完善党员服务制度,确保制度打响党建服务品牌。 1.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技服务。支部成员张西华、颜青作为省级科技特派员,先后组建了学院第一、第二农村流通领域科技特派员团队,分别深入龙泉县开展猕猴桃产业相关科技指导服务和培训工作,深入武义宣莲合作社提供品牌策划与宣传活动;支部成员还走入田间,联合各类专业合作社,助力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推广。 2.贴心为农服务,开展“三农”培训。该支部组建了一支跨单位、跨专业、综合性的农村商品流通培训院级师资团队,赴新疆和浙江两省30余个县(市、区)开展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累计达10000余人次。张西华同志还被聘为杭州市农村实用人才评审专家,参与杭州市级农村实用人才评审工作。 3.转化科技成果,开展应用研究。依托浙江省供销社、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以及相关农业企业,该支部开展2013年省级农业标准化重点研究项目、2014年省科技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研究,为浙江实现鲜活农产品流通标准化管理目标、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三)对接系统创特色,提升素质铸品牌 在学院大力支持下,该支部与供销系统浙江农资集团合作开办了首届市场营销(农资营销)订单班,与企业党支部联谊开展组织生活,研讨校社校企合作新模式,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为系统输送更多有志于服务三农的优秀营销人才。在做中学过程中,该支部注重提高支部全体党员和普通教师的综合素质,组织党员科技特派员定期返校开展“服务三农”经验交流会,组织全体党员定期开展民主生活会,组织重大问题研究讨论会,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知识学习。 三、 实践成效 (一)整体齐推进,师生共成长。通过品牌创新活动的开展,该支部成立了学院第一个对接省供销社的农资营销班;组建了农村商品流通培训院级师资团队;组建了两个院级农村流通领域科技特派员团队;支部党员先后获浙江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省供销社优秀共产党员、省科技特派员、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等多项荣誉称号;涌现出了一批像张西华、颜青那样优秀青年党员教师,培养了一批热衷于服务三农的党员学生,增强了支部党员的服务意识与服务本领,促进了师生共同成长发展。 (二)服务突“三农”,形象再提升。该支部开展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农产品流通技术服务等多样化服务形式,为培养高技能涉农经管人才、服务区域农业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树立“服务三农”品牌形象的同时,市场营销专业在国内同类院校中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不断提升。 面对新形势,市场营销党支部将按照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求,紧紧围绕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思路和举措,加强调研,挖掘潜力,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努力打造“依托系统,服务三农”的基层党组织典范,实现党建与专业相融合,彰显支部品牌特色,真正发挥专业支部的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