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召开的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夏宝龙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立身之本,进一步做好我省高校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省。 当天下午,与会的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分组讨论,围绕本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主题发表自己的感想,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出想法。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一线教师要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牢牢守住校园阵地,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
夏宝龙在会议上指出,高校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和独特战线,必须坚决守住、牢牢守住。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高校办学育人全过程。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因此,我们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不动摇,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质量育人。”会议结束后,省委教育工委书记何杏仁表示倍受鼓舞和鞭策,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把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精神传达到每一位高校老师,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任务。
提高办学质量,是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当务之急。“眼下,浙江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正奔跑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大路上。”省教育厅厅长郭华巍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是简单的建大学问题,根本目的是为了打造我省高等教育学科高峰,更好地满足百姓在家门口就读一流大学的愿望,补齐我省高等教育在科技创新中的短板,同时支撑和引领浙江经济转型升级,为我省打造高等教育强省作出贡献。
夏宝龙在会议上强调,高校要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活起来、好听起来、入心入脑,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人生大课。
听了夏书记的报告后,宁波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沈满洪表示,报告非常“解渴”也非常“过瘾”,集中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结合”:做到了上下结合,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精神与浙江省高等教育的实际有机结合到一起;做到了“抬头看路”与“埋头走路”相结合,妥善地处理了头和脚的关系,讲话不仅仅局限于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是把建设一流高校的任务和主题都结合其中;做到了虚实结合,报告的理念非常新颖,一些“招数”非常有力,夏书记强调的“组合拳”在地方“拆治归”等工作中运用得非常娴熟,实际上这些“招数”同样适用于高校。
沈满洪表示,宁波大学要把这次会议精神落实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就是从新生入学开始,由书记和校长上开学第一课,在课堂教育中,不仅仅将立德树人体现在思政课上,更体现在所有课堂上。全方位育人,则不仅仅局限在高校内部,大学生的培养既是高校的任务,也是社会的任务,夏书记提出,要动员我们的大学生投入到火热的“拆治归”等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活动中,这很有必要,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社会这个大舞台、大平台的支持。
“听了夏书记的讲话后,对我个人而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信心都进一步加强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兴杰说道。他认为,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握好几个关键环节:既要整体优化,更要以小见大,夏书记提到的学生寝室卫生、文明寝室建设、课堂秩序等,看起来是小事,实际上折射了一所大学的校风、学风;既要讲客观条件,更要讲主观努力,夏书记的报告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信息:任何事情都是事在人为,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好的理念、好的措施都要及时落地;既要全面部署,更要身体力行,夏书记在讲话中指出,高校的书记和校长要成为政治家和教育家。“我想,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书记和校长要努力成为理论学习的榜样,成为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手,成为人格、学识、学养的表率。”王兴杰说道。
夏宝龙在讲话中提到,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要求,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这番话,让现场的高校一线教师们感触很深。
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苏德矿表示:“夏书记的讲话,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一线教师的重要性,一线教师如果把工作做好,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超过好几个辅导员。”苏德矿认为,高校教师要多去了解、熟悉学生关心的东西,这样在教学的时候就能“情不自禁”地用进去。“你真心地为学生,学生就会信任你,你讲的话他就会去思考,这样的教育,比讲枯燥的理论更有效果。”对于辅导员工作,苏德矿认为,辅导员应该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先从学习方面和学生交流,然后再和学生谈心,这样学生就会更加信任辅导员,真正把辅导员看成大姐姐、大哥哥,愿意向他们说出心里话。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教授车声雷认为,夏书记讲得很透彻,有些话有振聋发聩的感觉,自己听了很受震动。“在高校工作的这几年我发现,科研人才培养不仅仅要教技术,更要做好思想工作,有些学生专业能力很强,但是专业能力用到什么方面去,将来怎样对社会作出贡献,这就要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去。”车声雷表示,自己平时在指导学生做实验的时候,讨论数据的时候,开组会的时候,会一遍遍地向学生强调,绝对不能做数据造假等事情。“在和学生谈人生规划的时候,我会引导他们将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国家命运结合起来,做一个对社会更有用的人。”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教师郭福春表示,听了夏书记的讲话后特别振奋,夏书记指出要守牢高校主阵地,尤其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入脑入心,要讲学生能听懂的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学校也是这样在做的。”郭福春介绍到,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推行“千日成长”计划,学生在校的一千天左右时间里,除了专业知识教育、技能培养和训练外,学校更加强调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思想政治课程这一主阵地,还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让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育人效果、育人作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熟练的技术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能够为经济转型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郭福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