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部)、中心(学院)、处室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坚持“五育”并举,大力推进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探索形成具有可示范、可引领、可辐射、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经研究,决定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示范项目培育评选工作。现将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培育类型 1.“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根据相关专业和学科内在的育人元素和育人逻辑,结合二级学院特点特色,夯实育人基础,丰富育人内涵,构建二级学院层面的一体化育人体系。 2.“三全育人”示范项目。在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三全育人”体系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特色性、稳定的持续性、良好的实效性、较强的示范性的育人项目。各项目的培育目标如下: (1)课程育人类项目。以推动“课程思政”为目标,系统梳理和深入挖掘课程所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体系化教学改革成果,取得明显成效,具有一支以专业课教师为主、思政工作队伍协同的教学团队,能有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可以以专业、二级学院和行政部门为单位进行申报。 (2)科研育人类项目。将育人作为科研管理的核心环节,将教育引导、价值引领贯穿于科研项目选题设计、立项、研究、成果转化全过程。科研团队组建时,有考察参与成员的思想政治表现、师德师风情况的机制和举措,吸纳学生参与科研和创新研究。带领学生创新性的开展相关科研活动、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科研进程中,有完善的学术诚信教育和监督体系。项目管理、成果评价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标体系和责任落实办法。可以以二级学院、行政部门为单位进行申报。 (3)实践育人类项目。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主动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在项目运行方面,具有完善的方案设计,规范的组织管理,良好的育人成效,较大社会影响,获得校级及以上奖项,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在项目保障方面,有优秀的指导团队、固定的实践基地、有力的条件保障和完善的协同育人机制。可以以二级学院、行政部门或具体项目为单位进行申报。 (4)文化育人类项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结合融入到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等方面,形成一套成熟的育人模式和育人品牌,具有鲜明的特色、多样的育人形式、良好的育人效果。大力创建文明校园,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校风学风良好,在文化传承创新、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可以以二级学院、行政部门或具体项目为单位进行申报。 (5)网络育人类项目。注重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有效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形成了师生黏合度高、覆盖面广、社会影响较大的网络平台,积极参与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易班网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共建。围绕网建、网监、网管、网评、网研等工作领域,开展队伍培养培训,已基本建成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网络队伍。初步建立了网络文化成果评价认证体系或认证办法。各类网络文化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创新性、实效性,能够有效提升师生网络文明素养,育人导向鲜明、品牌效应显著、运行模式健全、传播效果良好。可以以二级学院、行政部门或具体项目为单位进行申报。 (6)心理育人类项目。在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等方面取得创新性突破,形成体系化实施机制。面向学生开设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或必选课,宣传教育活动特色鲜明、效果显著,规范构建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定期开展测评筛查,危机预防干预工作机制健全有力,专兼结合工作队伍规模适当、素质良好,专项工作经费充足,办公场地和设备条件过硬,评价考核体系合理。可以以二级学院、行政部门或具体项目为单位进行申报。 (7)管理育人类项目。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学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岗位说明书,明确了岗位育人职责、内容、目标和路径;初步建立了成熟的考核评价机制和责任落实办法,把育人功能发挥纳入管理岗位考核评价范围,作为评奖评优条件;相关人员爱岗敬业、业务突出、为人师表、甘于奉献,为师生办实事、解难题,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校管理之中。可以以二级学院、行政部门为单位进行申报。 (8)服务育人类项目。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后勤保障、图书资料、医疗卫生、安全保卫等服务工作,初步制定了详细的岗位说明书,明确了岗位育人职责、内容、目标和路径;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和责任落实办法,把服务质量和育人效果作为评价服务岗位效能的依据和标准;相关人员爱岗敬业、业务突出、为人师表、甘于奉献,积极帮助解决师生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合理诉求,有突出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可以以二级学院、行政部门为单位进行申报。 (9)资助育人类项目。能够有效地把“扶困”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初步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建立了精准的资助体系、健全的长效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将资助工作与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和感恩意识、与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意识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主题教育活动或资助育人载体。可以以二级学院、行政部门或具体项目为单位进行申报。 (10)组织育人类项目。在高校党组织以及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各类组织中,已建立育人工作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在推动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项工作和活动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健全的规章制度和育人体系。能有计划地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将项目培育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遴选培育党建工作标杆相结合,在培育建设文明社团、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方面取得明显实效。可以以二级学院、行政部门为单位进行申报。 3.“五育并举”示范项目。积极构建“五育”并举工作机制,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方面教育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特色性、稳定的持续性、良好的实效性、较强的示范性的育人项目,着力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可以以二级学院、行政部门或具体项目为单位进行申报。 二、项目评选数量及经费 1.按照“公平公正、重点突破、质量优先、彰显特色”的原则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各二级学院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和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方案,制定本学院综合改革方案,并填写“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申报书,学校将择优选拔培育2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并给予“三全育人”示范院在示范项目培育上更多的支持。 2.各二级学院至少申报一项“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示范项目。鼓励各相关职能部门积极申报。 3.项目培育期为2年,将分申报与立项—中期验收—终期评选三个步骤进行。所有项目给予一定额度的经费支持,用于项目实施推进、完善优化和成果转化推广等。 三、材料上交要求 1.各部门高度重视,认真做好申报工作。各部门负责人要把好政治关,注意把握申报项目的政治倾向和思想导向。 2.申报部门认真填写申报书(见附件1、附件2、附件3),并于2021年5月6日前将申报材料纸质版报送至党委宣传部,电子版发送至:399255699@qq.com。联系人:夏欢,电话:8951。 附件: 党委宣传部 2021年4月6日附件1: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申报书.docx
附件2: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三全育人”示范项目申报书.docx
附件3: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五育并举”示范项目申报书.docx
附件4:教育部高等学校院(系)“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标准(试行).docx
附件5: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建设标准(试行).docx